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拉开孩子差距的是这5个关键词
来源: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作者:可乐爸爸
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严格的自律。
(资料图)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问题:
下面有个高赞回答说:
在教育路上,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有远见的父母,从不在教育孩子上偷懒,而是用心管教孩子,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家长要想培养出自律、上进的的孩子,不妨看看人民日报推荐的这些方法。
01
制定计划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在学习上非常用功的孩子,学习效率却很低下,成绩也常常在原地踏步,无法取得进步。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无用功”。
正如有句话所说:
“当孩子在学习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的时候,往往会更有动力,更能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在学习上从不会糊里糊涂,而是有着确切的计划和目标。
作为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让他们清楚努力的方向。
1、把目标定得小一点
对于孩子来说,目标的设置一定要适当、明确、具体。
可以把一些大的目标拆成小目标,成为一个个可以完成的具体任务。
比如:“英语成绩达到中上水平”这个大的目标可以具体拆分为:
每周完成1篇英语作文,每天背20个单词,做1篇阅读理解题。
2、设置目标完成奖励机制
当孩子完成了设定的目标时,家长记得要给予孩子一些奖励或鼓励,比如带孩子去游乐场玩耍。
这样会大大提升孩子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会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用目标和需求来带动。
当孩子有了明确的目标,无论走得再慢,最后也一定能抵达终点。
02
拒绝拖延
在家长圈,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10个孩子9个磨蹭,还有一个是因为根本没有听你在说什么。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成年人常常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但孩子还小,做事情的时候,很容易拖延、磨蹭。
要是家长不管不顾,那孩子小时候的拖延症,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有位心理学家说:
孩子如果做事过于磨蹭,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教育引导好孩子,帮助他们克服拖延的毛病。
1、给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用闹钟、手表等工具,以视觉化的形式让孩子感受时间的变化和流逝,让孩子对小时、分钟等有具体的概念。
孩子每天的起床、吃饭、玩耍、看书时间可以固定下来做成表格,让孩子按照规定时间做事。
2、让孩子体会磨蹭产生的后果
当孩子因为磨蹭受到了惩罚,自然就会明白要加快速度。
比如孩子上学老是拖拉,家长不用着急、催促,当他迟到几次被老师批评后,就会主动调整作息,变得快起来。
3、给孩子的指令要清晰明了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够健全,记忆力和理解力比较差,难以消化太多、太复杂的指令。
当你发出很多指令,比如“穿好外套、戴好帽子、背上书包、赶快出门”时,孩子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我要快点”,而是“我到底要做哪个?”。
指令太多,会让孩子陷入迷茫,失去判断力。
所以,给孩子的指令要清晰化,一次下达一个指令就行。
教育孩子,要多一点耐心,找到他们拖延的原因,提升他们做事的效率,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03
重视细节
朱自清曾说:
决定一个人上限的,往往就是一件件小事,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细节。
对于孩子而言,一定要懂得:事情再小,也要尽力做好,只有这样,将来做大事,才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北大学霸房间的内饰:除了一些简单的家具,屋子里全都是书籍和资料。
在房间的一个角落,放着她高中时期的学习笔记。
有计划本、预习本、错题本、复习本、重点本等8种本子,每种都是厚厚一撂。
通过这些厚厚的笔记本,可以看到她对待学习的态度。
无数个学习上微小的细节,才成就了如此优秀的她。
人生所有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细节的堆积。
重视细节,培养好习惯,可以从这些地方做起。
1、注意学习上的细节:
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记好笔记、准备纠错本定期查阅,打草稿要条理清晰,方便理清思路。
2、注意生活上的细节:
待人接物要注意礼貌、吃饭要讲礼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帮家人分担一些家务活,比如洗碗、洗衣。收拾房间等。
细节决定成败。
做好每一个微小的事,孩子将来才会有大成就。
04
排除干扰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
如果孩子在专注力上出了问题,就会影响知识的吸收,从而影响学习的状态和质量。
课堂上经常走神的孩子,会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时间一长很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慢慢地就止步不前了。
而上课越是专注认真的孩子,越能够理解课堂上的内容,跟着老师的步调,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不断进步。
十年后,决定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做了多少套卷子,而是他们的专注力。
有远见的家长,会给孩子一些专注力方面的引导,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不断突破自己。
1、告诉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很难同时做很多事。
鼓励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完后再去做下一件事。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还能提升他们做事的效率。
2、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要保持孩子房间的安静,让他们在读书学习时,不受其他声音的打扰。
其次要保证孩子书桌的干净简洁,不要放一些贴纸、漫画、小玩具等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
3、带孩子做一些运动
孩子在运动后,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血清张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些物质有利于孩子释放压力,保持快乐。
而且运动能够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专注于运动的乐趣,同时让他们保持充沛的精力,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家长平时可以陪孩子一起跳绳、骑车、跑步、打球等,放假时间还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要想着立刻见效,而是要多点耐心,长期坚持。
成长,是一个慢慢来的过程。
05
定期复盘
在我们后台,经常有家长反应这样的困扰:孩子总是在同样的问题上反复犯错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孩子做过的一些错题,即使在家长给仔细讲解后,还是会继续犯错。
为何一些并不复杂的题目,孩子们会反复犯错呢?
很多家长觉得是孩子学习方式或者学习习惯的问题,但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孩子没有学会“复盘思维”。
复盘,原本是一个围棋术语,指的是围棋手下完一盘棋后,会重新在棋盘上呈现一遍对弈过程,以此思考哪一步没下好,哪一步下得好。
对于棋手来说,复盘是提升下棋水平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同样的道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不断的练习,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回顾、反思、探究”,这就是“复盘思维”的意思。
要想让孩子养成复盘思维,要有这三点意识:
1、结果不如意时,我做了哪些步骤,是哪一个地方出了问题?
2、取得成绩时,看看自己是哪一步做得好?记住了,下次再尝试一次。
3、失败不是永远的,只要能找到具体原因,并解决它,就会慢慢进步。
定期复盘,能让孩子从得失中寻找原因,反思自身的不足并及时修正,是提升自我的最佳工具。
长期坚持下来,孩子犯的错会越来越少,学习上的进步也会越来越明显。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
从小培养的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但是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严格的自律。
家长要做好引导,教会孩子养成好习惯,并且坚持下来。
标签: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2022-03-21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2022-03-21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2022-03-21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2022-03-21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03-21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2022-03-21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2022-03-21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2022-03-21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2022-03-21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2022-03-21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多层次高频调度 1至2月河北省工业运行先行指标稳中有增
以车路协同为基础 智能交通推动城市交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人才短板成为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通过技术手段整合调配供给资源 家政行业不断提质扩容
强化产业链深层次合作 加强重大装备国产化“一条龙”模式构建
如何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减税降费获得感?
探索建设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有哪些积极意义?
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缓缴税费政策有哪些积极意义?
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需注意辨别谨慎消费
将“走出去”变“请进来” 西安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作用不断得到增强
厦门应如何融入“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发展大局?
江苏省如何不断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建设一体化的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天津职业人群保障加强
潜力持续释放 1—2月乡村消费品市场恢复略好于城镇
直接对接社会化服务 楼宇调解室将整体提升青岛劳动争议水平
成功化解纠纷11.47万件 银保监会服务质量日趋提高
春雷响百虫出 惊蛰文化在其他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
青绿山水画在古代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与地位?
开播即爆款 “文化类节目收视率低”这一固有印象被推翻
涵盖了109件真迹作品 凯斯·哈林展览将持续至6月13日
- 带有一点自信的自嘲 “隔路”是另一种味道的“凡尔赛”
- 与文渊阁前后呼应 “何以中国”特展隆重致敬文化大成
- 严重者可造成暂时性失明 享受冰雪运动要注意眼睛的健康防护
- 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选购牛奶时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 网课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怎么办?八问八答回应广大家长关切
- 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刺激 “倒春寒”期间老人该如何做?
- 青少年患者睡眠问题日趋增加 9条建议为孩子助眠
- 我国肥胖人群正逐年递增 不良饮食习惯是重要诱因
- 如何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伤?这份耳部和听力保健小贴士请收好
- 强化住房限购措施 西安限购限售范围进一步扩大
- 多种方式增加供给 进一步降低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居住成本
- 预计9月下旬海口可实现安居房申请网上办理
- 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升级 8月百城二手房市场均价止涨转跌
- 8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依然保持平稳 环比微涨0.2%
- 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 今年全国楼市调控刷新历史纪录
- 西安第二批集中供地中28宗为现场拍卖方式出让
- 细分化需求得到释放 房屋居住的属性越发凸显
- 佛山顺德龙江近日挂牌商住地起拍价约19.88亿元
- 青岛市4宗地竞品质抽签结果出炉 地溢价均约15%
- 坚持政策支持、多方参与 浙江版保障性租赁住房明确新增比例目标
- 简化审批流程 武汉将实现房源申请配租全程网上办
- 追剧为何上瘾?你追的不是剧,而是及时满足的快感
- 11月谣言在“身边”,别信这些无稽之谈
- 不会融化的“果冻冰块”研制成功 有望改变食物冷藏方式
- 对症下药“十年痼疾”,“茶博士”帮老茶园重焕生机
- 既促进生产又保护生态他用古代农耕智慧造福现代农业
- 老人被野猪咬伤 打猎者赔了5万多
- 老鼠油治烫伤致孩子进ICU 害人偏方为何被奉为灵丹妙药
- “逆行”考研=集体滑落?这结论该慎下
- 试行“家长学校”“持证上岗”?可以引导但不宜“法外加槛”
- “布鞋奶奶”走了 曾亲自给部队子弟兵送鞋40年
- 北京道路停车支持ETC无感支付
- 北京五道口增设行人信号灯四面全绿时段
- “法不责众”不是健走团“占道”的护身符
- 北京:建议研考考生考前14天在京备考
- 北京市2022年民生实事邀市民投票
- 将“干部”当店名 这个口子不能开
- 北京:242辆京牌小客车参加司法处置
- 吸氢气就能抗癌又防衰?最新“科学”流言榜发布
- 北京:保障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获较高认可
- 世界艾滋病日:关于艾滋病,我想和你聊聊
- 故宫博物院2022年年票紧急停售 恢复销售时间将另行公告
- 云南磨憨边检站中老边境缴毒逾4公斤
- 内蒙古满洲里公布55例本土确诊病例行动轨迹
- 满洲里高风险地区增至6个 中国内地新冠疫苗接种超25亿剂次
- 广州长隆举办“猿猴特展” 稀有“夜猴”首秀
- 四川绵竹首次拍摄到野生大熊猫标记行为 划定领地或吸引异性
- 福建福州海警局利用无人机成功查获一起非法采矿案
- 北京海关今年已查获2700余批次涉嫌侵权商品
- 安徽合肥警方严打食药环知森领域违法犯罪 侦破重特大案件14起
